2018-04-09 22:03:32
目前,中国每年人均咖啡消费远低于亚洲茶饮文化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未来的咖啡消费市场上升空间巨大。有机构预测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2018年开始,随着资本关注、互联网咖啡崛起、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咖啡市场是否已进入爆发期?从中国咖啡的产业链、资本等维度观察,2018 年咖啡市场趋势显现。
咖啡进入中国以来,消费者对于咖啡已经从最初的消费需求过渡至社交需求。在咖啡行业传统商业模式中,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连锁咖啡渠道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然而,在资本的助推下,精品咖啡馆走俏市场,或将成为万亿市场的下一个突破点。
中国咖啡
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咖啡市场增速仅2%,相比之下,中国咖啡消费的增速则高达 15%,2017 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超过 1000 亿元。中国市场对于咖啡的需求,从近 5 年咖啡消耗量变化也可以得到正面印证。与美国、韩国、日本这样的咖啡消耗大国相比,中国咖啡消耗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26.59%,中国市场对咖啡的需求远未达到饱和。
援引韩国关税厅和咖啡业界今年 2 月的报道,韩国2017 年咖啡市场规模首次突破 10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587 亿元),相当于全体韩国人一年喝掉 265 亿杯咖啡,人均饮用 512 杯。
目前,中国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小于 5 杯,远低于亚洲茶饮文化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未来的咖啡消费市场上升空间巨大。纵观咖啡产业上中下游,万亿级咖啡市场未来的突破点呼之欲出。
上游:咖啡豆需求增大
进口精品豆占 1/5
首先从生产方面看,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和出口基地,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据昆明海关统计,2017 年 1—10 月,云南省出口咖啡豆 4.45 万吨,价值 12.7 亿元,占全国咖啡豆出口额的 57.6%。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 年中国咖啡市场分析预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云南小粒种咖啡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其中普洱市咖啡占据半壁江山,每年超过半数的产量出口到西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超过 4000 万美元。
全国咖啡产业知名示范区和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均落户普洱市,当地还培育出沃尔、爱伲庄园、漫崖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从事咖啡精深加工行业。雀巢公司、星巴克等全球咖啡巨头均在普洱市设立采购站或采购中心。据雀巢官网今年 1 月 29 日消息显示,目前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 78.9 万亩,产量 5.86 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中国咖啡总面积和总产量的 50%以上。除云南外,海南和福建也是我国的主要咖啡种植区域。
其次从进口方面看,近 4 年以来,中国咖啡豆进口量除 2015 年稍有下滑外,一直呈上扬趋势。2017 年 1—11月,中国进口咖啡数量为 11 万吨。市场调研机构 QYR预测,2020 年中国咖啡豆进口数量将达到 12.4 万吨。
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 60 公斤咖啡生豆进口量 10年复合增长率不高于 2%,韩国近年来对咖啡进口需求也有一定比例增长,但是远不及中国市场对咖啡生豆进口量的需求。通过对比美日韩最近 5 年咖啡消费量变动:美国 2.00%、日本 1.70%、韩国 4.20%,可看出这 3 个国家对咖啡的消费量增长变动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咖啡市场规模提升,对精品咖啡豆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从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的进口量从 10 年前不足 10%增长至近 20%。从价格角度,据市场调研机构 QYR 分析统计,2014—2020 年咖啡豆进口额平均增长率将达到 9.6%,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中游:咖啡饮料备受欢迎
竞争格局形成
速溶咖啡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经过雀巢、麦斯威尔20 余年激烈市场争夺,暂以麦斯威尔关闭了广州生产线告终。但是雀巢并非最终的胜利者。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连锁巨头在速溶咖啡领域也有布局,加之互联网咖啡兴起,中国乃至全球的咖啡品牌依旧在混战。此外,咖啡饮料市场需求不容忽视。在 2018 年的快消品行业,与提神的功能饮料相比,咖啡更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例如,新希望集团推出云上时光牛奶咖啡、天喔推出巴诺咖啡、雅哈推出“浓系列”以及可口可乐推出乔雅咖啡。
食品商业观察(FBC)团队的一份报告显示,以某二线饮料品牌为例,主要针对三四线市场,2015 年咖啡产品销量仅为 70 万箱,2017 年销量达到 500 万箱,充分证明了在我国无论一二线市场还是三四线市场,对咖啡的消费认知均较为成熟。主流即饮式咖啡的价格区间在4—7 元,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下游:资本、龙头企业
积极布局精品咖啡
在下游领域,主要有以星巴克、漫咖啡为代表的传统连锁咖啡店,以连咖啡、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以麦咖啡、COSTA 为代表的品牌巨头,以全家、711 为代表的便利店咖啡以及以 Blue Bottle(篮瓶子)为代表的网红精品咖啡馆。其中,星巴克在传统连锁咖啡店渠道仍占据半壁江山。而一些新兴咖啡连锁品牌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独树一帜的经营模式,带动连锁咖啡市场朝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连咖啡宣布完成 B+ 轮亿元融资、瑞幸咖啡宣布 10 亿元入局、蓝瓶子被雀巢收购、咖啡之翼登陆新三板,云南资本重组凌丰咖啡。
此外,行业外企业也跑步入局,例如永安行开了咖啡馆、天津狗不理集团拿下高乐雅咖啡总代。资本引入、巨头整合、多条跑道均令咖啡行业欣欣向荣。2017 年,以星巴克、漫咖啡为代表的传统连锁品牌,流量上依然领先于其他门店,仍具较大优势。特别是随着星巴克收回华东经营权,COSTA Coffee 的母公司、英国酒店餐饮巨头Whitbread 收购了尚未拥有的该咖啡连锁在中国南方合资公司的 49%股权,这意味着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市场整合。
部分巨头品牌呈现疲软趋势。美团点评发布的《2017中国咖啡馆生存状况数据报告》显示,来自英国的 COS-TA 与麦当劳旗下麦咖啡在品牌流量和单店平均流量方面意外垫底。尽管巨头霸占市场,未来精品咖啡仍有机会。眼下,蓝瓶子正引领着第三代咖啡潮流,它以高品质的咖啡豆和咖啡冲调手艺而受到美国咖啡爱好者的追捧。在微信朋友圈,很多去日本、美国旅行的朋友均会晒出在蓝瓶子咖啡店的照片。除蓝瓶子外,精品咖啡代表还包括来自雀巢竞争对手欧洲的 JAB 集团旗下的树墩城(STUMP TOWN)、Jacobs Douwe Egberts、Peet’s 等多个高端咖啡品牌。对此,星巴克快速响应,并推出更高档的臻选系列和烘焙工厂门店 Roastery。
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表示,精品咖啡已占据了整个美国咖啡市场 15%—20%的份额,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2018 年传统咖啡
连锁渠道或受冲击
结合数据分析,自 2018 年起,中国咖啡消费规模每年或将以 30%的速度增长。在上游领域,中国云南高端咖啡产业链已相对成熟,对咖啡生豆特别是精品豆的需求量逐年提高,咖啡消费空间充满想象。在中游领域,即饮式咖啡具备消费便利化特征,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下游领域,随着咖啡消费渠道的多样化,互联网咖啡在资本的推动下,将对传统咖啡巨头形成围剿之势。
此外,在新消费趋势下,精品咖啡馆由于具备高品质、重社交的消费特质,备受关注,由此可能对传统咖啡连锁渠道带来冲击。
来源:中国食品网,原标题《精品咖啡馆或成万亿市场新势力》
关键词:咖啡产业链,咖啡产业
-
3月巴西63万袋咖啡滞留港口未能及时运出
2025-04-25 16:27:16
-
美国或豁免咖啡进口关税
2025-04-25 15:59:35
-
HedgePoint预计2025年巴西咖啡产量将与去年持平
2025-04-25 15:48:07
-
Rabobank预计2025年巴西咖啡减产6.4%
2025-04-25 15:47:02
-
越南国内咖啡现货价格已经回升至美国加征关税前水平
2025-04-21 16:13:31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4月30日收盘价
交易所 | 品种 | 价格 | 货币 | 单位 |
---|---|---|---|---|
美国ICE | 咖啡指数 | 410.00 | 美分 | 磅 |
美国ICE | 阿拉比卡05 | 422.40 | 美分 | 磅 |
美国ICE | 阿拉比卡07 | 410.00 | 美分 | 磅 |
欧洲ICEU | 罗布斯塔07 | 5,362 | 美元 | 吨 |
巴西现货咖啡 | 日晒阿拉比卡 | 2,650 | 雷亚尔 | 60公斤 |
巴西现货咖啡 | 罗布斯塔 | 1692.53 | 雷亚尔 | 60公斤 |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 水洗阿拉比卡 | 764.86 | 美元 | 125公斤 |
越南现货咖啡 | 罗布斯塔 | 130,600 | 越南盾 | 千克 |
美国ICE | 可可指数 | 8,920 | 美元 | 吨 |
美国ICE | 可可05 | 9,300 | 美元 | 吨 |
美国ICE | 可可07 | 8,920 | 美元 | 吨 |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 | 98.6042 | 美元 | 美元 |
外汇市场 | 巴西雷亚尔 | 5.8864 | 雷亚尔 | 美元 |
交易所库存数量 | 美国ICE | 822,021 | / | 袋 |
交易所库存数量 | 欧洲ICEU | 4,245 | / | 袋 |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