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
咖啡投资
咖啡社区
黑谷子智库
COFFINANCE指数
产区
消费
瑞幸的对手不是星巴克

2018-08-14 10:16:56

 

外卖咖啡本质上是一个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关键在确认需求是否存在。

 

外卖点咖啡的需求有多少?这应该是瑞幸最关心的问题。因为需求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细分市场的规模,如果规模太小,即便只有一个玩家、市占率100%,也一样支撑不起高昂的运营成本。

 

接下来,我们就从需求和成本两个角度,拆解瑞幸的商业模式。

 

 

01 瑞幸的对手,究竟是谁?

 

讲瑞幸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咖啡的需求。

 

咖啡的本质是饮品。饮品首先满足的是生理需求,“好喝、提神”,这是用户第一层次的需求。

 

饮品之外,咖啡还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走在街上,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会自然有一种小资情调。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创始人)的传记中提到,当星巴克刚刚风靡美国,人们喝星巴克时喜欢把杯子的商标一侧露在外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咖啡还有“轻奢品”的属性,而轻奢的前提是价格够贵。如果端着的是一杯雀巢“1+2”,就一定没这种感觉。

 

以上就是咖啡的前两个需求。一个确定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的“轻奢品”属性(情感需求)会越来越弱,因为用户的收入在增加;相反,饮品属性(生理需求)会相应增强。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将“第三空间”概念带到中国(家和公司分别是第一、第二空间)。人们发现,原来咖啡馆可以成为一个社交空间,由此出现咖啡的第三层次需求——社交需求。

 

事实上,目前的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如雀巢的丝滑拿铁)只满足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高档的自助咖啡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的同时兼顾一定的情感需求;咖啡馆则是可以同时满足第一、二、三层次需求。

 

 

有一种说法是,只有沿着马斯洛需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才是未来的方向。我们将不同类咖啡产品的价格带与需求一一对应,发现:相比前两个层次,社交需求确实给星巴克带来更多的产品附加值——一包速溶咖啡1~4元,一杯即饮咖啡4~9元,一杯星巴克则可以卖到25~40元。

 

同时,我们发现在13~25元间有一个明显的价格空档,这个区间的用户需求是“生理+情感”,市场上几乎没有对应这类需求的产品。

 

以上是国内咖啡市场现状。如果你是瑞幸,作为一名咖啡市场的新入者,会选择如何进入?

 

下面看看瑞幸的做法:

1、全线咖啡产品定价21~27元,先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价格够高);

2、通过咖啡钱包将实际售价降至空档价格区间(单杯10.5~13.5元,考虑外送16.5~19.5元);

3、放弃第三层次社交需求,专注 “生理+情感”需求,取消堂食转为外卖店,最大限度优化成本。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应该是“满足办公场景下年轻白领对13~25元价格区间内现磨咖啡的生理和情感需求”。

 

如此,瑞幸避开了与星巴克等传统咖啡品牌的正面竞争,转而培育一个新的咖啡消费分级市场(13~25元,外卖,现磨)。甚至有一种可能,瑞幸根本没打算把咖啡卖到21~27元一杯(瑞幸最便宜的美式咖啡折后只要10.5元)。

 

 

从这个角度看来,星巴克和阿里合作推出外卖业务,瑞幸根本无压力。因为虽然都是现磨咖啡品类,但双方价格根本不在同一竞争维度上。换句话说,愿意消费13元和30元买咖啡的人,完全是两个用户群。

 

瑞幸的对手不是星巴克,甚至,哪怕星巴克、Costa、太平洋全都推出外送服务,瑞幸也不用担心(除非他们也愿意打对折,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么,瑞幸的对手究竟是谁?

 

 

02 用户增长VS烧钱速度

 

事实上,瑞幸的对手是国内咖啡市场和用户的固有消费习惯。

 

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看,外卖咖啡本质上是一个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需求(利用外卖点咖啡)是不确定的。瑞幸作为供给端,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保证手里的钱烧完之前,培养起目标群体的咖啡消费习惯”。

 

瑞幸的用户增长能否赶得上烧钱速度?距离盈利还有多远?接下来,我们通过构建简化的成本模型尝试寻找答案。

 

首先,给出瑞幸咖啡的单店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BEP)计算公式:

 

盈利=销售额收入-成本=销量X单价-成本=单价X销量-单件可变成本X销量-固定成本

 

上述公式中涉及四个参数:单价、销量、单件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当然,这里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会计分类,同时只考虑主营业务成本,不含广告费用、会计财务费用等等。结果仅供大家借鉴参考。)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大致估算出瑞幸咖啡的单店运营数据如下:固定成本约1774元/天,每销售一杯咖啡饮料的可变成本约5元。我们取单杯咖啡价格12元,画出成本和收入曲线。

 

上图可以看出,单店的盈亏平衡点为每日销售253.4杯。

 

接下来,我们只需将瑞幸的实际单店销量数据与253.4杯作比较,就可以大致了解瑞幸的经营情况了。那么,如何获得这个数据呢?

 

业务数据对企业从来都是非常敏感的东西。瑞幸就像一个黑盒子,从未在公开场合公布相关的单店经营数据。不过我们仍有方法进行估算:一是蹲店数杯,二是通过App数据(瑞幸毕竟是互联网打法,所有交易都在luckin coffee App上完成)。

 

我们先来看App数据。下图是极光大数据提供的瑞幸AppDAU值,7月底的DAU=67520

 

 

DAU代表活跃用户数量,考虑打开应用的用户(即活跃用户)有很大概率会产生消费,我们通过DAU值来推测单店日均销量数据,公式如下:

 

单店日均销量=DAU*活跃用户下单比例*单笔订单杯数/门店数

 

 

由上述表格得出,瑞幸单店日均销量为125~270杯。

 

再从蹲店数杯来看,北京某家快取店单日的销量为240杯,基本与上述估算结果接近。当然,所有数据都是根据现有信息推算的估计值,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瑞幸现在确实在亏损。正如他们多次在公开场合所说,公司正在烧钱补贴用户。

 

好消息是:从5月到7月,瑞幸App的DAU增速感人,基本上翻了一倍。而在此期间的门店数增长只有20%,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瑞幸咖啡的单店销量在明显上涨。而且,这个数字仍未触顶。

 

 

早期投资从来都是赌未来。如果瑞幸的单店销量继续增长,几个月后,即便按目前的售价,理论上仍是可能实现盈利的。我相信这也是资本看好瑞幸咖啡的原因之一。

 

在可预见的未来,当单店日均销量达到或逼近 break even point 时,瑞幸很可能再次调整价格(毕竟13~25元价格带还有一定上浮空间)。而且产品价格一旦上浮,哪怕只是很小幅度,都会带来break even point 的大幅下降,使得瑞幸迅速由亏转盈。

 

当然,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关键词:瑞幸咖啡

 

2978
415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5月01日收盘价

交易所 品种 价格 货币 单位
美国ICE 咖啡指数 410.0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5 422.4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7 410.00 美分
欧洲ICEU 罗布斯塔07 5,362 美元
巴西现货咖啡 日晒阿拉比卡 2,650 雷亚尔 60公斤
巴西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692.53 雷亚尔 60公斤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水洗阿拉比卡 764.86 美元 125公斤
越南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30,600 越南盾 千克
美国ICE 可可指数 8,92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5 9,30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7 8,920 美元
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 98.6042 美元 美元
外汇市场 巴西雷亚尔 5.8864 雷亚尔 美元
交易所库存数量 美国ICE 822,021 /
交易所库存数量 欧洲ICEU 4,245 /
换一批
  • 最新文章
  • 一周最热
  • 一月最热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