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
咖啡投资
咖啡社区
黑谷子智库
COFFINANCE指数
产区
消费
国际咖啡组织:中国咖啡市场的未来

2024-09-09 15:40:06

近日,国际咖啡组织详细阐述了中国在咖啡领域拥有充满希望和变革潜力的未来。它指出增长机会所在,并认为现在是这个尚未充分涉足咖啡领域的超级大国进入咖啡外交、更加牢固地融入咖啡价值链的时机。

 

中国经常被描述为充满机遇的土地、潜力之国和发展的驱动力。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都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正处于在全球咖啡产业中塑造自己独特地位的过程中。但是,我们该如何量化这一现象呢?

 

自2010/11年度以来,中国咖啡消费数量以年均21%的增长率增长。而全球平均增长率为1.8%,韩国为5%,加拿大为0.6%,印度为1.6%——印度在人口规模上与中国相当,并且同样拥有饮茶的传统。

 

中国咖啡消费量相对较低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饮茶国家。然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尽管增长率巨大,但截至2022/23年度,中国的实际咖啡消费量仍然较低,仅为22.2万吨(约合370万袋),占世界消费量的2.1%。与主要消费大国巴西(消费136.2万吨,即2270万袋)和美国(消费155.4万吨,即2590万袋)相比,这一数字显得较低。然而,中国的消费数量略高于韩国消费的17.4万吨(约合290万袋),与加拿大的22.8万吨(约合380万袋)相当,并且是印度9.6万吨(约合160万袋)的两倍多。

 

未来,中国咖啡市场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中国目前的人口超过14亿,咖啡消费者仅占总人口的10%多一点。然而,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0.15公斤,与全球人均1.36公斤相比,这一数字显得较低。简单的数学推算表明,如果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咖啡需求量将增至190.2万吨(约合3170万袋)。同时,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市场。

 

年轻化和城市化

 

中国咖啡市场的变化和增长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由受过高等教育和高收入的白领工人驱动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约有470万人获得本科学历,而在过去20年中,高等教育机构或以上的毕业生总数超过1279万人。2023年,有1050万高等教育机构或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加入“潜在咖啡消费者”的行列。从2004年到2023年,平均每年有640万毕业生。

 

中国咖啡饮用者的年龄分布较窄,集中在20至40岁之间。根据Daxue Consulting的数据,2021年,25至34岁的人群占中国咖啡消费的36%,其次是35至44岁占30%,45至54岁占17%,18至24岁占12%,55至64岁占5%。

 

截至2023年底,中国有2.02亿25至34岁的人口,2.08亿35至44岁的人口,以及2.32亿45至54岁的人口。更重要的是,那些24岁以下的人也就是咖啡饮用者的未来一代,共有1.53亿人,其中7900万是15至19岁的年轻人,7400万是20至24岁的年轻人。

 

我们的咖啡消费将走向何方?

 

从家庭和户外消费以及咖啡的相关形式来看,截至2020年底,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有21,163家咖啡店,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杭州、重庆和武汉)有31,699家,二线城市(如厦门、福州、石家庄和南宁)有28,358家,三线及以下城市(通常经济规模较小,人口较少,且位置更远离海岸线)有27,247家。根据德勤中国2021年4月发布的关于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的白皮书,其中有94,401家是独立咖啡馆。

 

在所有消费的咖啡中,即饮咖啡和速溶咖啡占据了大部分。根据中国简报2022年报告《中国咖啡市场:生产、消费和投资者前景》,截至2021年底,这两类咖啡占市场的50.3%,其次是现磨咖啡,占37.7%,详见下图:

 

主要咖啡产品在中国消费比例:

 

 

我的咖啡来自哪里?

 

2010年,中国从72个国家(或地区)进口了各种形式的咖啡。到202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75个。在14年前,也就是2010年,中国进口的咖啡生豆来源非常有限,仅仅三个国家就提供了总进口量的95%,剩下的5%由另外35个国家提供。然而,自那以后,中国已经将其咖啡生豆的进口来源多元化,包括巴西、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危地马拉和乌干达。这些国家在2023年占中国总进口咖啡量的96%,其余的4%由另外28个国家提供。

 

2010年,中国进口的咖啡大部分是生豆,占总进口量的80.7%,其次是速溶咖啡占10.5%,烘焙豆占8.8%。到2023年,这些比例没有太大变化,分别为73%,18.3%和8.7%。然而,总进口量却增长了五倍以上,从2010年的3.42万吨(约合57万袋)增长到2023年的19.2万吨(约合320万袋)。特别是咖啡生豆的进口量,从2010年的2.76万吨(约合46万袋)激增到2023年的13.98万吨(约合233万袋)。

 

然而,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相比,中国生豆的进口单价相对较低。2010年,中国的单价平均占三个邻国的54%。然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平均97%。自2019年以来,中国在咖啡生豆上的每磅支出已经高于日本。

 

诚然,中国也是一个咖啡生产国,因此咖啡也是国内自给的。云南是主要的国内供应源,拥有超过80,000公顷的种植面积,产量超过13.8万吨(约合230万袋)。该省产量约占中国年产量的95%。剩余的5%在福建、海南和四川种植。

 

在中国,阿拉比卡咖啡豆占据了咖啡总产量的90%左右,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种植的卡蒂姆和S288。此外,中国还有26个品种的商业豆,其中20种是阿拉比卡,6种是罗布斯塔,主要采用水洗处理方法。

 

再见罗布斯塔,你好阿拉比卡

 

在2010年,中国是一个主要进口罗布斯塔的国家,占其总咖啡生豆进口量的86%,其次是巴西日晒阿拉比卡,占10%。到了2023年,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巴西日晒阿拉比卡占据总生咖啡豆进口量的59%,罗布斯塔的份额却降至第三,仅占12%。而哥伦比亚水洗咖啡现在位居第二,占有20%的份额。

 

向中国出口的生豆

 

巴西是向中国供应阿拉比卡的最大产地,在2010年就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到2023年,其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增至89.8%。此外,巴西日晒阿拉比卡市场高度集中,到2023年,前三大产地几乎占据了100%的市场份额。

 

越南在2010年几乎是中国唯一的罗布斯塔咖啡豆进口源,占据了98.2%的市场份额。然而,到了2023年,越南预计将丧失一部分市场份额给印度尼西亚和乌干达,其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市场份额降至63%。

 

不出所料的是,哥伦比亚一直是哥伦比亚水洗咖啡的主要生产地,并且在2010年到2023年间,哥伦比亚水洗咖啡的绝对进口量从不足600吨(约合1万袋)增长到了3.3万吨(约合55万袋)。

 

与其他咖啡豆组别相比,其他水洗咖啡的市场更具竞争性,没有单一产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到2023年,埃塞俄比亚成为中国其他水洗咖啡的最大出口国,占据了其他水洗咖啡市场1.38万吨(约合23万袋)中38%的份额,其次是危地马拉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别占有27%和15%的份额。与2010年相比,这是一个显著的市场变化,当时洪都拉斯是中国其他水洗咖啡的最大供应源,占据了市场34%的份额,而哥斯达黎加占据了8%的份额。到2023年,这两个产地的市场份额分别降至1%和3%。详见下图:

 

中国进口各类别咖啡生豆数量:

 

神奇的数字

 

全球咖啡行业充满活力且相互联系,商业化种植遍布77个产地,并将咖啡豆运往230多个国家或地区。每天消费咖啡超过30亿杯,每年为出口产地赚取超过250亿美元,吸引1250万个农场和2500万家庭农场,并直接雇用约1.25亿人从事农业工作。

 

中国的面积、财富以及相对较低的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0.15公斤),使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中国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中国需要考虑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咖啡市场及其价值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尚未加入任何国际咖啡论坛,所以现在可能是改变这种状况、加入国际咖啡组织(ICO)大家庭并参与咖啡外交的好时机。

 

没有一个神奇的数字能解释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只有众多的数字,大量的数据,以及利用这些数据做好事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中国咖啡,国际咖啡组织

 

咖啡金融网——数据,资讯,交易,金融,全球视野

8209
392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4月30日收盘价

交易所 品种 价格 货币 单位
美国ICE 咖啡指数 410.0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5 422.4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7 410.00 美分
欧洲ICEU 罗布斯塔07 5,362 美元
巴西现货咖啡 日晒阿拉比卡 2,650 雷亚尔 60公斤
巴西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692.53 雷亚尔 60公斤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水洗阿拉比卡 764.86 美元 125公斤
越南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30,600 越南盾 千克
美国ICE 可可指数 8,92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5 9,30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7 8,920 美元
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 98.6042 美元 美元
外汇市场 巴西雷亚尔 5.8864 雷亚尔 美元
交易所库存数量 美国ICE 822,021 /
交易所库存数量 欧洲ICEU 4,245 /
换一批
  • 最新文章
  • 一周最热
  • 一月最热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