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
咖啡投资
咖啡社区
黑谷子智库
COFFINANCE指数
产区
消费
市值700亿的星巴克站队阿里巴巴,中国万亿咖啡市场全面开战!

2018-08-03 23:41:12

 

星巴克与阿里巴巴终于走到一起,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行业突破意义的线上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门店。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远非品牌之争那么简单,玩不玩得起不仅要看自身实力还要看伙伴的能力。

 

8月2日,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在上海达成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宣称“合力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随时、随地、随心的一体化新零售体验”。

 

毫无悬念,星巴克与阿里巴巴终于走到一起,这应该是阿里巴巴在今年新零售上最重要的布局之一,而令人惊奇的是,饿了么和盒马等业态也出现在了合作名单上,双方将集中各自的优势与星巴克展开合作。

 

据悉,星巴克将与饿了么共同开创餐饮外卖模式。中国30个城市的2000家星巴克门店加上饿了么专属外卖骑手,将把围绕每家星巴克门店的3公里直径配送范围打造成“星地段”,下单后最快30分钟送达。

 

而星巴克也将与盒马“开创性”地,合力打造首家品牌外送厨房——星巴克“外送星厨”。

 

两大巨头合作,透露出两个信息:其一,阿里此前的新零售深耕,在当下有了更加自由的宽度;其二,中国咖啡的万亿市场远未爆发,强势合作更具战斗价值。

 

不管怎样,玩法各异,如何挖掘不同场景下咖啡市场潜力,咖啡市场的赛手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此次与阿里巴巴合作,内容涉及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天猫、口碑等多个业务线,双方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依托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和新零售基础设施,以一系列的探索创新,合力给中国消费者打造新的星巴克体验。这被视为“阿里新零售走向新消费、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纵深拓展的重要里程碑”。

 

品途商业评论一直认为,中外咖啡必有一战,现在看,此役远非单纯的品牌之争,更是零售集团祭出的组合拳,拳拳到肉,直指要害,争夺用户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当然还有消费时间。

 

咖啡外卖是刚需

 

外送业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时间的场景。

 

不得不说以瑞幸、连咖啡为代表的中国咖啡品牌让咖啡外送业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差异化竞争,一时间让中国的咖啡市场百花齐放。曾有一位咖啡业的资深人士曾预言,星巴克涉及外送业务,将是一记重拳,显然,星巴克联合阿里巴巴打出的这一拳并不拖泥带水。

 

阿里巴巴与星巴克的目标是阿里新零售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再一次深度拓展。“包括饿了么在内的整个阿里新零售生态体和星巴克共创共建的,是从供应链管理、消费者互动、渠道创新、线上线下互通的全体系升级。”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饿了么CEO王磊曾说。

 

据悉,在饿了么和星巴克的共同努力下,“随时随地一杯星巴克”今年9月中旬起将首先在北京、上海两地成为现实,并将加速拓展到全国。

 

饿了么将为星巴克升级配送体系,招募专属团队并研发高科技设备;同时首次通过智能订单分配系统,依据门店距离和繁忙程度配单,缩短消费者等候时间、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基于此,饿了么还会配备专属骑手,将把星巴克2000家门店的饮品和服务原汁原味地送到消费者面前。

 

可以看出,随着会员体系的逐步打通,在不久的将来,无论通过饿了么app还是星巴克、支付宝app点星巴克外卖,消费者都将享有与星巴克门店同样权益,会员体系全面打通。

 

“这不仅是饿了么和星巴克合作的未来图景,而且是整个餐饮外卖行业新零售升级的未来图景。”王磊说。

 

以餐饮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正面临着新零售升级的巨大机会。“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核心就在于谁能以真正的线上线下一体的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铺设好商家和市场新零售升级的通路。”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全场景布局

 

按理说,星巴克与盒马是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盒马主打“盒区房”强调社区价值,星巴克基于商务区白领休闲的刚性需求。

 

而与盒马的深度合作,战略规划中国市场新门店与“外送星厨”的分布组合,这意味着,星巴克将与盒马的合作提到了战略布局未来的高度。分析人士认为,星巴克意在开拓家庭生活场景。

 

进入中国市场20年来,星巴克一直保持着行业绝对霸主的地位。有人表示,“星巴克必须在服务模式、发展策略上作出改变。从合作方向上看,从商务场景向家庭生活场景渗透,应该是星巴克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这次合作,中国将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一个实现体验全空间贯通的市场。”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王静瑛说。

 

星巴克将门店定义为家庭和办公室外的“第三空间”,但随着饿了么与盒马的接入,星巴克正在变得“无处不在”。

 

咖啡市场要冷静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星巴克咖啡从店里走出去,搭乘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快车,有望更好渗透进本地生活和下沉市场,迎来更多消费者和业务增长。

 

咖啡市场火爆,星巴克结缘阿里巴巴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一直对标星巴克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方面也对此回应称:传统零售即使增加了外卖、移动支付,但根本商业模式其实没有变化,不一定是新零售。

 

就在昨天,瑞幸咖啡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进军轻食市场,并宣布年底前将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家,还特别宣布即日起至年底全国所有门店所有轻食一律五折优惠。不难看出,瑞幸咖啡的此番发布会和发布时间是经过精确计算的。

 

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此后一天,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出席内部媒体沟通会,并对外透露:截至目前为止,烧了10亿之后,瑞幸咖啡还有20多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

 

 在进行中国咖啡市场研究时,很多人看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1万亿,这是估算出来的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毫无疑问,资本方、领跑者、跟随者都“咬紧”了这个领域。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周刊,品途智库整理)

 

领跑者也在提速,2018年5月,星巴克发布了中国市场提速计划,计划到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数量预计达到6000家,新进入100个城市,覆盖总数达到230个城市,中国市场总营收相对2017财年将达到3倍以上,

 

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大力投入布局,将会加速对区域市场核心位置门店资源的抢夺,从而拉升成本,对于小资本玩家而言,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俨然成为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投资及孵化赛道。根据品途智库数据统计,2015年-2017年中国咖啡创投市场热度持续增加,而2018年更是呈现高增长态势,截止今年5月,中国咖啡市场创投金额已达到3.22亿元,是2017年全年融资总额的两倍。

 

品途商业评论认为,咖啡消费市场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咖啡市场很热闹,但获利才是王道,咖啡市场整体产业投资较重,风险及不可控因素较多,并撰文《揭密中国万亿咖啡伪市场,星巴克、luckin的未来之战》阐述这个观点。尽管如此,从业者依然充满了冒险精神。

 

1999年,随着星巴克在北京国贸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对于咖啡的认知再次进阶。此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几乎到了拿着望远镜也难寻对手的境遇。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无数门外的“野蛮人”在扮演颠覆者的形象,但时至今日虽未有一家成功,但是挑战带来的自我进化确实市场愿意看到的。

 

今年6月,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突然宣布将辞去执行主席和董事会成员职务,品途商业评论曾撰文《星巴克舒尔茨打败了全球的咖啡对手,却等不到中国互联网咖啡之战》来向这位行业先驱致敬,而现在,虽未直接参与竞争,但舒尔茨的布局早已开始。

 

去年12月,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正式营业,这家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门店,迅速成为风靡上海的新零售地标。

 

今年6月,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开业,总面积1040平方米,三层结构每层功能区分鲜明,是除烘焙工坊外整个二层完整惊艳地呈现了星巴克旗下高端茶品牌茶瓦纳,三层更是打造了星巴克中国首个独立的品酒空间。

 

单店打造并不能影响这个市场走势,但是星巴克无疑在对外宣称自己的整合能力,也在昭告天下,王者从未离开。

 

除此之外,星巴克也在利用阿里新零售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将与阿里生态系统横向打通,实现会员体系的互通。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行业突破意义的线上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门店。所以看,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远非品牌之争那么简单,玩不玩得起不仅要看自身实力还要看伙伴的能力。

 

 

关键词:星巴克,阿里巴巴

 

2305
203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5月01日收盘价

交易所 品种 价格 货币 单位
美国ICE 咖啡指数 410.0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5 422.4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7 410.00 美分
欧洲ICEU 罗布斯塔07 5,362 美元
巴西现货咖啡 日晒阿拉比卡 2,650 雷亚尔 60公斤
巴西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692.53 雷亚尔 60公斤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水洗阿拉比卡 764.86 美元 125公斤
越南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30,600 越南盾 千克
美国ICE 可可指数 8,92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5 9,30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7 8,920 美元
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 98.6042 美元 美元
外汇市场 巴西雷亚尔 5.8864 雷亚尔 美元
交易所库存数量 美国ICE 822,021 /
交易所库存数量 欧洲ICEU 4,245 /
换一批
  • 最新文章
  • 一周最热
  • 一月最热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