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13:31:35
周末午后,中国咖啡主产区云南省普洱市,阳光和煦。市郊南岛河村的小凹子咖啡庄园内,77岁的“咖农”廖秀桂,正手冲咖啡提神。窗外,300亩咖啡林,郁郁葱葱。
这里,是当地最好的咖啡林之一。但很难想象,21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地。
“这个山谷,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咖啡。但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只偶尔来放牛。”廖秀桂告诉记者,20多年来,他和老伴张福丽及咖农们,年复一年地种树、施肥、引水、试种,最终得到了咖啡巨头雀巢的认可。
“20多年来,我们的咖啡园从无到有。云南的咖啡产业,也由小到大。”廖秀桂说,1964年他大学毕业后,就从海南来到云南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作为云南最早的咖啡人之一,他见证了云南乃至中国咖啡种植业的发展,心中也始终有着一个朴素的梦想——壮大咖啡产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如今,普洱市的咖啡种植面积已突破78.9万亩,年产咖啡豆5.86万吨;咖农规模达7.5万余户30余万人。咖啡产业成为当地人民致富、企业增效、出口创汇的骨干特色产业。
相比老“咖农”对种植的执着,后起之秀李洪方野心更大。“将中国云南小粒咖啡打进国际市场”,是他们的“咖啡梦”。
本世纪初,精通外语的李洪方在雀巢西双版纳分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单独向国际市场推介云南小粒咖啡。
“如果不打破国际采购商的垄断,国产咖啡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李洪方介绍,2001年,在还只能拨号上网的年代,他就拉了一根网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海外企业一家一家地推介云南咖啡。当年,他成功卖出2个集装箱的咖啡原豆。
如今,云南咖啡的出口版图已扩大至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李洪方的儿子李冠霆、廖秀桂的女儿廖海鹰等新一代“咖农”,却又将目光拉回国内。
“云南咖啡出口到众多国家,但却长期缺乏议价权,增产不增收。”李冠霆称,当前,他们开始反思原有的单一出口发展模式,探索变革。而国内咖啡消费市场的崛起,正给本土咖啡精细化种植及加工带来机遇。
李冠霆在父亲原有贸易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咖啡品牌及培训学校,并着手建立咖啡大数据。廖海鹰则正尝试通过多样化的加工方式,打造精品咖啡。
“有属于国人自己的一杯咖啡,是中国咖啡人共同的情结。”李冠霆说。
廖海鹰认为,通过培育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中国咖农也终将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咖农,中国咖啡,云南咖啡
-
《StoneX 咖啡周报》 咖啡市场在巴西霜冻传闻推动下高开
2025-08-15 15:02:37
-
上半年韩国进口咖啡171万袋,同比增长5.4%
2025-08-15 14:59:22
-
欧盟咖啡库存数量稳步增加,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025-08-15 14:58:27
-
越南国内罗布斯塔咖啡贸易冷清,但印度尼西亚受到争抢
2025-08-15 14:54:19
-
越南国内咖啡交易低迷,市场更多等待新产季情况明朗
2025-08-12 09:47:50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8月17日收盘价
交易所 | 品种 | 价格 | 货币 | 单位 |
---|---|---|---|---|
美国ICE | 咖啡指数 | 357.45 | 美分 | 磅 |
美国ICE | 阿拉比卡07 | 357.45 | 美分 | 磅 |
美国ICE | 阿拉比卡09 | 354.80 | 美分 | 磅 |
欧洲ICEU | 罗布斯塔07 | 4,439 | 美元 | 吨 |
巴西现货咖啡 | 日晒阿拉比卡 | 2,650 | 雷亚尔 | 60公斤 |
巴西现货咖啡 | 罗布斯塔 | 1692.53 | 雷亚尔 | 60公斤 |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 水洗阿拉比卡 | 764.86 | 美元 | 125公斤 |
越南现货咖啡 | 罗布斯塔 | 130,600 | 越南盾 | 千克 |
美国ICE | 可可指数 | 10,177 | 美元 | 吨 |
美国ICE | 可可07 | 10,177 | 美元 | 吨 |
美国ICE | 可可09 | 9,337 | 美元 | 吨 |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 | 99.0155 | 美元 | 美元 |
外汇市场 | 巴西雷亚尔 | 5.5622 | 雷亚尔 | 美元 |
交易所库存数量 | 美国ICE | 822,021 | / | 袋 |
交易所库存数量 | 欧洲ICEU | 4,245 | / | 袋 |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