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
咖啡投资
咖啡社区
黑谷子智库
COFFINANCE指数
产区
消费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在星巴克办公

2018-03-15 21:31:16

星巴克,排除掉一些无关本质的个案因素,基本上是公认的城市白领图腾符号。一条街道上有无星巴克,也是老百姓衡量一个商业地产招商实力,一个地块综合商业价值的常用标准。

 

 

看似不够客观,其实很能反映事实。

 

 

一个系着围巾的白领女子,穿着一席风衣,身边有一杯星巴克咖啡,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一个 iPhone(安卓也挺好的)手机。配合着身边星巴克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坐在沉稳不失典雅的深褐色星巴克咖啡厅里……

 

这画面,你可以说很装,但真的不能否定很多人很喜欢。

 

 

 
星巴克的空间价值
 

 

人们以为他是为了咖啡,才去星巴克。却不知,很多时候,人们是为了去一个地方,顺便发现星巴克就是那个理想的去处。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想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为什么是星巴克?以及为什么还时常还喜欢带着电脑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杯咖啡,而不是别的吃的或喝的?

 

 

答案是,现代都市生活下的人,需要去一个公共的私人地方。在一个公共的地方,搭建一个有私人感的领地,做着相对私人的事情。比如:看书,对着电脑办公,手机自拍聊天,甚至和朋友面对面聊天…

 

或许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很私人的需要,为什么不去纯粹的私人空间,比如家里、会议室?

 

原因也不奇怪。以上所列的那些发生在星巴克的私人事务,并不完全私密。而纯粹的私人空间,做着并不完全私人的事情,反而有每个人天然不喜欢的孤独感。

 

也就是说,除了绝对的私密行为,比如电影《无间道》里卧底和警方的接头碰面。人性的本质,并不喜欢孤独感。

 

 

要知道,星巴克落地中国的这些年,也是中国人对情侣在公共场合,随意接吻也习以为常的过程。

 

在陌生的公共场合,做着私人又不绝对私密的事情,是人性使然——人不喜欢孤独感。

 

但人喜欢独立感。

 

即人性不喜欢孤独感,但又喜欢私人空间的独立感,还是在公共场合的陌生感体验下。

 

因为公共场合是陌生而热闹(不是吵闹)的地方。人喜欢在这种环境下,做着个体而私人的事情,一举实现祛孤独、私人、独立、陌生、热闹的多个条件的贯穿。

 

所以,在星巴克,适合初次见面(相亲),不适合商业谈判签约。适合老朋友叙旧,不适合一起玩狼人杀。适合三、五闺蜜聊天,不适合房屋中介开业务总结会。真把星巴克当自己家,也会被旁人鄙视。

 

 

相对个体而私人的行为,在星巴克里,那画面才显得不违和。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带着电脑去那里办公,媒体人在写新闻稿,广告人在做 PPT ……人也喜欢在热闹而陌生的环境下,动脑更容易找到注意力。

 

 

 
星巴克的咖啡奥妙
 

 

说了那么多星巴克环境的好话,该说说星巴克常卖的咖啡和茶了。毕竟,人家是一个卖饮品的地方。

 

外来饮品落地中国 100 年来,最成功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满足口感和低酒精的啤酒,一个是对应中国茶的咖啡。

 

咖啡,已成功打入到中国人的日常味蕾。

 

 

茶,在星巴克也有,但更偏向一种西式茶饮,不是中国茶的喝法和味道,星巴克也不会提供中国茶。因为中国茶的喝法,对应的服务流程,很难确保品质的标准化(这里不展开多谈)。

 

咖啡和茶,是非常了不起的饮品。一种能够实现口感、提神、社交等所有饮品功能的两种东西,成为全球各地公共环境下,助力私人空间的神器。

 

尤其是咖啡。咖啡,无论在焦糖和牛奶的怎样花式调配下,本质还是属于重度口感饮品。人的生理性食欲,在正餐之外,还有口感(就是爱吃)和口闲(嘴巴不能闲着)的生理特征。

 

 

也就是说,星巴克的咖啡,既不是为了解渴(那是水、可乐的功能),也不完全是提神(红牛替代了这种饮料功能),只为口感需要。

 

咖啡这种重口感的饮品,完美的实现了口欲和口闲的合二为一。

 

美国作家戴维・考特莱特知名著作《上瘾五百年》,对咖啡怎么成为一种瘾品,有过详细的分析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找来阅读。

 

人对正餐(吃饱)之外的生理性食欲,通常有两种:

 

第一,满足口感口欲的替代品:类似鸭脖子、辣条等重口感零食。

 

第二,满足口闲的替代品:比如薯片、水果、饼干等轻口感零食。

 

 

一定意义上,男性群体喜欢的香烟,也是一种解决嘴巴闲散不适感的重口感东西(巧合的是,几乎所有的咖啡屋,只要物业条件允许,都会在室外设立吸烟区)。

 

反过来看,在星巴克里面,几乎没人会配着咖啡吃零食,最多就是面包和甜点。这就是咖啡在人的生理欲望层面,具有的魔力。

 

当你在一个祛孤独、私人、独立、陌生而热闹,做着很个人的事情,又有一杯满足口欲的饮品(虽然很多人并不满意星巴克的味道,这里也不展开)。一切都显得完美!

 

 

 
星巴克的零售启示
 

 

一个是人性作祟,一个是咖啡作怪。

 

这就是为什么星巴克能在几十年来,成为全球都市白领阶层的生活符号。除了星巴克,任何别的地方和表达式,虽然也有类似功能,但都不足以像星巴克这样,完美的体现这种生活符号。

 

那么,星巴克带给零售连锁业者,怎样的启示?我们还是回到人性。因为,你的店铺,不一定卖的是咖啡。

 

星巴克满足人性的类似行为,是很多人喜欢跟陌生人倾述秘密。比如深夜广播电台的听众来电。

 

 

有人的地方,就有讲话。同样,是人,就有秘密。是秘密,就渴望倾述

 

人不喜欢让秘密仅仅为自己独自承担,必须打破压抑和孤独,与社会公共达成哪怕是很牵强的共鸣感。

 

但是又因为秘密只对陌生人讲,秘密依然还是秘密,不会回流到自己的熟人圈子。

 

所以微信的漂流瓶工具,曾经才会那么流行。张小龙说微信就是满足人性的痴、贪、嗔,意思即在于此。

 

这也是为什么,本文开头会说,无论怎么看看,星巴克都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从星巴克当中,我们会发现。当一个品牌和它所提供的实体体验场景,能呼应当代人的人性深处,是非常容易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

 

这种人性深处的意思,不是传统零售业想当然理解的那种: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有钱买贵的,没钱想打折。

 

这么理解,肤浅了。这里说的人性深处,是基于现代城市化生活方式带来的人性深处改变。如果没有现代城市化生活方式的系统性改变,现代人也就没那么需要在陌生而热闹的环境里,找寻私人的空间,做着私人的事情。

 

 

要不然,阿里巴巴新零售的官方定义中,为什么要说大数据打通人、货、场?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日常行为和人性深处,已经被数据化改变了。

 

所以,呼应当代人的人性深处,在商业上是很容易成功的,且人人都会认可。一个品牌能满足这三个条件,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讲完了人性,最后,我们还是顺带说说咖啡吧!

 

很多人会奇怪,除了星巴克和那些咖啡厅,其实有很多地方,比如便利店、面包烘培店、餐厅、书店,现在都在卖咖啡。这又是为了什么?

 

这些同样具有实体体验空间价值的场景,一部分也在复制星巴克的优势,尤其是面包烘培店喝书店。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坪效的最大化。比如便利店、餐厅等。

 

在有限的营业面积里,搭配更多可以由主营商品带动的关联商品,提升顾客的消费转化率及客单价。

 

这些实体店铺,经营本质是实现更多的销售功能,而不是场景的体验值。

 

新零售时代,互联网公司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让实体店铺的空间场地,多一些场景体验值。

 

有关星巴克作为社会第三空间、咖啡、从人性发现商机、以及与新零售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些。

 

 

关键词:星巴克,星巴克办公,咖啡馆办公

 

3240
709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5月03日收盘价

交易所 品种 价格 货币 单位
美国ICE 咖啡指数 410.0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5 422.40 美分
美国ICE 阿拉比卡07 410.00 美分
欧洲ICEU 罗布斯塔07 5,362 美元
巴西现货咖啡 日晒阿拉比卡 2,650 雷亚尔 60公斤
巴西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692.53 雷亚尔 60公斤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水洗阿拉比卡 764.86 美元 125公斤
越南现货咖啡 罗布斯塔 130,600 越南盾 千克
美国ICE 可可指数 8,92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5 9,300 美元
美国ICE 可可07 8,920 美元
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 98.6042 美元 美元
外汇市场 巴西雷亚尔 5.8864 雷亚尔 美元
交易所库存数量 美国ICE 822,021 /
交易所库存数量 欧洲ICEU 4,245 /
换一批
  • 最新文章
  • 一周最热
  • 一月最热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