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0 21:36:54
咖啡树为茜草科咖啡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非洲中北部,现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广大地区,咖啡果实中的种仁就是咖啡豆,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冲煮就制成了大名鼎鼎的饮料——咖啡。咖啡、茶、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品种有大粒种咖啡(C.liberica)、中粒种咖啡(C.robusta)与小粒种咖啡(Coffffeaarabica L.)。大粒种咖啡目前仅作为资源保存,无生产性栽培,真正进行商业栽培的咖啡品种只有中粒种咖啡(又称罗布斯塔咖啡)与小粒种咖啡(又称阿拉比卡咖啡 ) 。就咖啡产量而言,小粒种咖啡的年产量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80%,而中粒种咖啡只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20%。
小粒种咖啡又称阿拉比卡咖啡,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和苏丹东南部,经过人工引种栽培后,其种植已经遍布全世界的热带地区,是世界主要栽培品种,其咖啡豆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80%;世界著名的蓝山咖啡、摩卡咖啡等几乎全是小粒种咖啡。小粒种咖啡大多分布在北纬28°至南纬38°之间海拔1000——2000m地区。
单位面积的小粒种咖啡树年产量相对较低,但其品质好,且含咖啡因更少,是深受广大咖啡爱好者喜欢的咖啡品种。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宗的热带食品原料之一。就消费量而言,咖啡消费排在三大饮料之首,是茶叶的3倍、可可的4倍,在国际贸易中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原料型产品。由于咖啡含有淀粉、脂肪、糖类、咖啡碱、芳香物质和天然解毒物质等多种化学成分,因而在食品和医药用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
近年来,我国咖啡的生产与消费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6—2017年度,世界咖啡产量与销售均超过900万,市场供应略微大于需求,但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咖啡生产与消费增长迅速,2016-2017年度,我国咖啡产量超过13万吨,超过墨西哥成为第七大小粒咖啡生产国,而咖啡消费方面,仅过去的五年,我国咖啡消费增加了5倍,目前中国年消费咖啡11.4万吨,已超越澳洲,排名世界第17名。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16%,如维持该增长率不变,预计20年内中国将挤身世界前三大咖啡消费国。由此可见,咖啡的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咖啡的消费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热带地区,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热带地区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地区。我国热区主要承担着发展橡胶、蔗糖、热带香料等国家战略物资及热带特色生物资源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热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热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而干热河谷地区特别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热区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这部分地区在热区面积中占比较小,但具有南亚热带和高原气候的双重优点,即热量更高、温差更大,旱雨季分明等有点。就重要性来说,我们可以形象地将我国的热带地区比喻为国土中的皇冠,而干热河谷地区则是皇冠中的一颗颗宝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该地区还具有降雨量较少,而蒸发量大,自然环境相对脆弱的弱点,同时,这部分地区往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承担这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压力也较大。
鉴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特殊地理优势及小粒咖啡的特点,我们认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这一特殊地域发展小粒咖啡产业,能够起到恢复生态、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高地方知名度,带动食品加工旅游等下游相关行业发展的作用。
一、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及发展小粒种咖啡产业的优势
(一)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
攀枝花市位于横断山东南缘中部地区,金沙江下游,按生态划分属于云南高原金沙江流域生态区。这一地区范围包括东经100度20分至103度,北纬25度20分至27度30分之间广大地区(西起云南丽江地区,东至四川金阳和云南昭通地区的巧家、东川市,北起四川德昌,南至云南元谋),一九七九年三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攀枝花居该生态区的中心位置,又是这一带经济文化中心,其各气象要素接近该区平均值,故其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方向优势,有较强的代表性。
该生态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以及深陷高原等原因,形成了许多特点。诸如气候、土壤和植被呈垂直变化,一年中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等等。依据不同热量带的标准,境内按不同海拔高度又可划分为三种气候类型区,一是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类型。主要包括金沙江以其支流北部海拔1400米,南部1600米以下的河谷两岸,简称干热河谷地区;二是中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类型。即所谓二半山区,海拔1400或1500米至2000米这一范围;三是暖温带湿润气候类型,系指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区。与其他地区性比较,攀枝花市最大优势表现在河谷地区,特别是河谷地区气候资源及可能转化为热带、亚热带水果、早熟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因此,农业发展重点首先放在河谷地区及其相应优势产品上。
(二)优势资源及发展小粒种咖啡产业的优势
攀枝花市河谷地区大力发展小粒咖啡产业的资源优势可包括经济地理优势、面积优势、交通、智力、人力和物力资源优势,更为重要是南亚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现简要概述如下:
1、气候优势
(1)阳光充足、年均气温高、热量丰富、夏长冬暖、霜期短,全年为生长季的特点。全年日照时数2400—28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19.4—21.5℃,是非常适合小粒咖啡生长的温度;较短的冬季霜期以及大于5℃的最冷月平均温,还能显著减少咖啡冻害发生,利于咖啡安全越冬。
(2)、日射强、日较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利于咖啡有机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咖啡的品质。
(3)、降雨量集中,干湿季节分明。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年降雨量在700—900毫米,降雨基本集中在下半年,并且降雨同期气温较高,十分有利于咖啡果实的膨大,利于提高咖啡产量。一年中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不利于咖啡锈病的传播,这使得本地生产的咖啡品质得到很大提高。
(4)、海拔相较于国内其他咖啡产区,具有高纬度与高海拔优势。世界公认,海拔高度越高,咖啡的品质越好。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平均海拔在1000——1600米,相较于绝大多数900—1000米的咖啡种植区的海拔高度,具有绝对的先天优势。金沙江干热河谷位于北纬26°,是目前国内已知纬度最北的咖啡种植区。较高的纬度,改变了热量的分配,其对咖啡品质的影响等同于海拔高度对咖啡品质的影响。
(5)、小粒种咖啡喜欢阴凉环境,不耐强光,在荫庇环境下发育良好。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光照强烈,太阳紫外线较强,有利于咖啡荫庇树生长。
(6)、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地形以浅丘和山间平地为主,土壤多为砖红壤、黄壤。该类型土壤相较于该地区的其他土壤类型,土层深厚;利于咖啡生长。
(7)、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多数位于该区域的低海拔地区,该区域多数地方都有自然河流分布,能解决咖啡等农作物的灌溉问题,从而使得该区域具备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2、经济地理优势
攀枝花市坐落河谷地带,现有城镇人口四十余万,而且周边散落分布西昌、丽江、大理等中小城市,距离成都、昆明等地区中心城市距离也不远,辐射力较强,能为产品提供产品广阔市场。
3、面积优势
全市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依据上述海拔高度划分,河谷占总面积的40%,为该地区发展优势产品提供了必要的土地条件。
4、具有交通、水利之便,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与半山和高山相比较栽培水平也较高。
综上所述,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具备生产优质小粒咖啡的一切条件。在我国咖啡主要产区云南,同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类型的保山潞江坝产区,其所生产的小粒种咖啡在1958年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被国际咖啡组织评为一等奖,1993年在比利时国际博览会上获尤里卡银奖(金奖缺失)。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了干热河谷地区在生产小粒种咖啡方面的优势,也说明干热河谷地区能生产出同牙买加蓝山咖啡相媲美的高品质咖啡。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相较于国内海南咖啡产区,它没有台风与霉雨,与云南咖啡产区相比,它具有纬度、海拔优势。这就是我们在该地区发展小粒种咖啡产业的资源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我们一定能培育出享誉世界的优质小粒咖啡产业!
二、咖啡在地区改造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小粒种咖啡是适应性较强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又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品、其产业发展对促进生态建设、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其在地区未来的农业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粒种咖啡是帮助恢复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的重要树种。
咖啡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具有生长快、成林早、郁闭快、经济寿命长(长达20—30年)、光合作用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能迅速对荒山荒坡进行绿化,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这对造林是世界性难题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咖啡还是喜荫树种,它能与除了松树和桉树之外的其他树种进行混交,从而形成“果树+小粒咖啡”、“名贵树木+小粒咖啡”、“乔木+灌木”等组合 ,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组合模式全面参与生态环境的改造与气候的改善,相较于单一纯林种植,其生态稳定性、抗性更强,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更大。
(二)小粒咖啡是当地最有希望打造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农产品的首选树种。
咖啡的消费量位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但主要生产区在南美、非洲与东南亚。以往中国云南生产的小粒种咖啡,虽然其大部分产量都出口,但在国际贸易中很难看到其身影,知名度也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其产量太低,不足全世界年总产量的10%,更重要的原因是优质咖啡更少。云南咖啡除了在国际上获得过两次奖项外,再也没有收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以往的咖啡生产中没有充分发掘其地理优势开展优质精品咖啡的系统研究,更不注重咖啡的品种与标准化生产与加工,导致咖啡品质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声誉。随着2013年云南精品咖啡协会的成立,在该协会的指导下,云南咖啡产业开始朝优质、特色方向发展,使得云南咖啡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云南小粒咖啡在近年的国际咖啡拍卖会上被屡次拍出高价,这也让云南咖啡近年来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总结云南小粒咖啡发展经验让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注重小粒咖啡的品种与标准化生产与加工,就一定能培育出特色明显、质量优异的精品小粒咖啡,从而使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精品咖啡能在世界的咖啡地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小粒咖啡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发展立体农业,丰富产业结构的重要树种。
单就咖啡种植看,咖啡是除水以外的世界第一大饮料,也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原料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咖啡适应性强、栽培投资省、见效快、收益时间长(长达20—30年),其产值及附加值高。当年定植咖啡,第二年就有少量开花结果,第三年就可以投产,并且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在良好管理条件下,盛产期可亩产干豆100—200公斤,产值2000——4000元(单价按照多年平均价格20元/公斤计算),如果对其进行烘焙等深加工,其加工产值会更高。
小粒咖啡是喜阴树种,其在荫庇状态下生长良好。将小粒咖啡与其他树种混交可以形成“果树+小粒咖啡”、“名贵树木+小粒咖啡”、“乔木+灌木”等组合。因此,小粒咖啡是发展立体农业,开展林下立体种植的重要经济树种。从经济学角度看,小粒种咖啡与其他作物混交形成“果树+小粒咖啡”、“名贵树木+小粒咖啡”、“乔木+灌木”等组合还是联系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组合,是种植业联系加工业、旅游业的组合,对下游食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的产业带动全面而有效,是现代农业的典范。以攀枝花知名的晚熟芒果为例,在芒果林中套种小粒咖啡,只要种植密度得当,不仅不会影响芒果的产量与品质,还会显著提高种植户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益。因此,小粒咖啡是开展立体种植、丰富产业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树种。
(四)小粒咖啡是提升城市形象,把攀枝花市、把金沙江干热河谷介绍给全世界的重要树种。
咖啡是世界大宗贸易品之一,全世界爱好者分布广泛,知名度很高。因为盛产蓝山咖啡而让中美洲小国牙买加家喻户晓。同样,云南大理州宾川县的朱苦拉村因为是中国大陆最早种植小粒咖啡的地方,而被冠上中国咖啡第一村、中国咖啡之源、中国最古老的咖啡等,在世界上被广大咖啡爱好者知晓;因此,近年来该地多次举办了国际咖啡论坛,小粒咖啡也成为了将当地介绍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如果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精品咖啡产业能培育成功,它也能让全世界的咖啡爱好者全面认识攀枝花这座城市,从而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五)小粒咖啡在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带动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咖啡的产业链长,精品小粒咖啡产业的培育成功,可以促进食品加工、国际贸易。同时,咖啡从种植、加工到使用等环节均带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色彩,因此,其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传播咖啡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发展小粒种咖啡产业
(一)转变观念
2016—2017年,全世界每年的咖啡产销量超过900万吨,产量略大于需求,世界并不缺咖啡,缺乏的是类似于牙买加蓝山咖啡这样的精品咖啡。这类咖啡在全球咖啡产量不超过10%,但它们却是咖啡中的佼佼者,爱好人群广泛,但产品却供不应求,价格连年居高不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咖啡产业发展目标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培育出能占到这10%份额的精品咖啡。因此我们在发展金沙江干热河谷精品小粒种咖啡产业时,要转变观念,一是要将发展没有竞争力优势的传统农产品观念转变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殊农产品观念;二是将以往单纯追求产量的粗放农业发展观念转变为追求品质至上的精品农业发展观念。
(二)做好产业的规划与布局,注意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分工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产业引导,做好咖啡产业的规划与布局,关键是做好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分工。农林科研单位要开展精品小粒咖啡相关课题研究,在小粒咖啡推广良种、标准化生产与加工等方面做好技术储备与服务。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与重点龙头企业的帮扶,商业部门负责产品的推介与相关产业的招商引资。
(三)注重科技引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精品咖啡产业的打造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高品质种苗选育、咖啡抚育管理、咖啡生豆的加工等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科技的作用,选用新的育苗科技、运用新的产品加工机械与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四)加强管理
众所周知,产品品质是决定产品价值及其声誉的核心所在。对农产品而言,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良种,二是良田,三是良法。良法就是指良好的管理。小粒种咖啡产业发展中的良好管理,是指注重咖啡树与荫蔽树合理的种植密度,严格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严格把握的咖啡成熟度,采取正确采摘方法,严格加强咖啡生豆的加工、贮藏等,从每个生产环节来保证咖啡的品质。
(五)重视产业推广
一个好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适度的规模不仅利于产品推广,还利于降低产品营销成本,利于品牌的打造。要让产业具备适度规模,就必须重视产业市场化推广。整个推广工作,一是推广小粒咖啡种植面积,二是推广林间混交小粒咖啡的种植模式,三是推广发展精品农业的发展理念。
(六)加强对相关龙头企业的产业扶持,做好产业推广
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龙头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业培育能否成功。因此,重点帮扶部分优质龙头企业做好产业扶持与产品市场推广,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当年攀枝花市推广晚熟芒果的经验,在产业扶持上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这个行业的全面突破,从而实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摘自黄家雄主编《小粒种咖啡标准化栽培技术》
本文作者:四川省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 张杰雄
-
3月巴西63万袋咖啡滞留港口未能及时运出
2025-04-25 16:27:16
-
美国或豁免咖啡进口关税
2025-04-25 15:59:35
-
HedgePoint预计2025年巴西咖啡产量将与去年持平
2025-04-25 15:48:07
-
Rabobank预计2025年巴西咖啡减产6.4%
2025-04-25 15:47:02
-
越南国内咖啡现货价格已经回升至美国加征关税前水平
2025-04-21 16:13:31
市场时间
- 美国ICE交易所
- 美国NYMEX交易所
- 欧洲ICE交易所
咖啡价格
05月01日收盘价
交易所 | 品种 | 价格 | 货币 | 单位 |
---|---|---|---|---|
美国ICE | 咖啡指数 | 410.00 | 美分 | 磅 |
美国ICE | 阿拉比卡05 | 422.40 | 美分 | 磅 |
美国ICE | 阿拉比卡07 | 410.00 | 美分 | 磅 |
欧洲ICEU | 罗布斯塔07 | 5,362 | 美元 | 吨 |
巴西现货咖啡 | 日晒阿拉比卡 | 2,650 | 雷亚尔 | 60公斤 |
巴西现货咖啡 | 罗布斯塔 | 1692.53 | 雷亚尔 | 60公斤 |
哥伦比亚现货咖啡 | 水洗阿拉比卡 | 764.86 | 美元 | 125公斤 |
越南现货咖啡 | 罗布斯塔 | 130,600 | 越南盾 | 千克 |
美国ICE | 可可指数 | 8,920 | 美元 | 吨 |
美国ICE | 可可05 | 9,300 | 美元 | 吨 |
美国ICE | 可可07 | 8,920 | 美元 | 吨 |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 | 98.6042 | 美元 | 美元 |
外汇市场 | 巴西雷亚尔 | 5.8864 | 雷亚尔 | 美元 |
交易所库存数量 | 美国ICE | 822,021 | / | 袋 |
交易所库存数量 | 欧洲ICEU | 4,245 | / | 袋 |
关键词搜索